核心提示:赵心童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夺冠,成为首位登顶该赛事的中国选手,这一历史性突破为广东台球产业注入强心剂。结合政策支持、产业基础及市场需求,广东台球产业已具备爆发潜力,具体分析如下:
赵心童在2025年斯诺克世锦赛夺冠,成为首位登顶该赛事的中国选手,这一历史性突破为广东台球产业注入强心剂。结合政策支持、产业基础及市场需求,广东台球产业已具备爆发潜力,具体分析如下:
国家层面将台球纳入体育强国战略,通过税收优惠、赛事补贴、体教融合等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广东地方政府积极响应,例如东莞常平镇将打造“斯诺克强镇”纳入《东莞市体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并推出产业扶持方案,吸引台球制造、赛事运营、培训服务等企业落户。2025年东莞文旅体招商大会上,常平世界斯诺克中心等项目签约金额超110亿元,显示政策与资本的双重助力。
广东已形成完整的台球产业链:
制造端:东莞常平引进“帅战将台球桌”“博爵台球桌”等企业,布局台球桌、球杆等设备生产,并计划建设斯诺克中心专业化场馆。
赛事端:常平承办2024-2026年世界女子斯诺克锦标赛等国际赛事,并通过“国际+本土”多层次赛事体系扩大群众基础。
培训端:CBSA世界斯诺克学院广东分院落地常平,联合职业院校培养教练、裁判等专业人才。
中国台球市场规模已达数千亿元,且18-35岁消费者占比65%。广东作为经济强省,依托珠三角庞大的年轻群体,推动“台球+餐饮+娱乐”综合体的创新模式,此类球房收入较传统模式高出30%。例如常平镇结合啤酒节、亲子活动等打造“斯诺克+”文旅场景,带动餐饮消费超200万元。
广州国际台球展(GBE2025)成为技术风向标,展示智能球桌、AI裁判系统、VR训练设备等创新成果,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佛山顺德等地俱乐部已应用智能计分系统和新材料球台,提升用户体验。东莞常平则通过“互联网+台球”整合赛事直播、场馆预约等功能,构建全产业链生态。
广东台球产业虽领先,但江西玉山等地的传统制造基地(如星牌台球桌)已形成规模优势。广东需通过智能化、国际化实现差异化,例如广州依托大湾区优势推动品牌出海,常平则聚焦“斯诺克强镇”的文旅融合定位。
尽管CBSA学院广东分院已培养刘宏宇等职业选手,但教练、裁判等专业人才仍存在缺口。需深化与高校合作,例如开设台球运动与管理专业,完善职业化培训体系。
赵心童夺冠将进一步催化广东台球产业的国际化与商业化进程。短期内,东莞常平、广州等地的赛事运营、智能设备制造、培训服务等领域将成为投资热点;长期来看,依托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及消费升级,广东有望成为全球台球产业链的核心枢纽。但需警惕二三线城市市场饱和风险,建议优先布局智能化、高端化及文旅融合项目。
本文转载来自:产商网,不代表产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产商网,电话:4008-338-308;邮箱:dichan001@qq.com
2024-07-08
高层
2024-06-28
独栋
2024-06-12
独栋高层
2024-07-08
独栋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