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商网-产业地产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产业资讯 > 行业 > 产业变革一触即发!人工智能终端基准和智能化分级计划启动

产业变革一触即发!人工智能终端基准和智能化分级计划启动

来源: 广州科技创新        2025-05-07 10:37

核心提示:政企联动下,人工智能终端标准化,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期待在标准化的引领下,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能为我们带来,更安全、更智能的科技体验。

  当下,人工智能浪潮,正以汹涌之势席卷全球,人工智能终端,作为技术落地的关键载体,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机遇。

  AI手机、AI眼镜、AI电脑、AI汽车等各种终端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这蓬勃发展的表象之下,人工智能终端标准化,已是势在必行。

  AI终端产品有望催生万亿元级市场

  人工智能终端是指集成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执行复杂任务、提供智能化服务和交互体验的电子设备。这些终端通过内置的AI算法和硬件支持,实现了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自然语言理解、预测分析等功能,从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设备的性能。人工智能终端产品包括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计算机、大模型一体机、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多个品类。

  目前,业界普遍看好AI终端产品的市场前景。北京恒州博智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QYR)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AI终端市场的销售收入已达344.11亿元,预计2030年可以达到14812.30亿元。2024年至2030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37.33%。

  智能驾驶汽车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相信AI会驱动汽车行业加速实现L3级和L4级自动驾驶。2025年下半年,小鹏实现L3级别的智驾能力。2026年,小鹏汽车将规模量产支持L4级别低速场景无人驾驶的车型。

  图片

  搭载AI智能辅助驾驶的汽车

  (图源:小鹏汽车)

  AI眼镜

  广州元交互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AI智能穿戴产品目前有基础款和时尚款,搭载了由团队基于LLaMA模型开发训练的大语言模型和团队自研的语音模型,可以实现录音、同声传译、AI助手问答、会议纪要、AI会议搜索等功能。并且得益于定制麦克风、高密度电池等方案,眼镜的重量约20克,佩戴起来和普通眼镜一样舒适。

  图片

  人工智能专业博士生、广州元交互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郭伟钰

  向记者展示团队研发的AI眼镜

  智能机器人

  2024年底,广汽集团已发布其第三代人形机器人GoMate,采用行业首创可变轮足移动结构。目前,广汽人形机器人已率先在广汽传祺、埃安等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

  图片

  四轮足模式下,GoMate可稳健上下楼梯、爬坡、单边越障。

  当前大模型与消费电子产品,融合创新迅速,终端感知、认知、学习、执行等能力大幅跃升,成为构成人工智能终端的核心要素,但业界对AI终端概念,尚未达成共识。

  智能化分级重塑人工智能终端产业

  以手机为例,什么是AI手机?如何定义AI手机的能力?能消图的就是AI手机了吗?面对这些问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2024年10月联合荣耀、vivo、华为等多家终端 以及芯片公司发布全球首份《终端智能化分级研究报告》,对AI手机的进化路径给出明确方向,“真假AI”手机至此有了评判的标准。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提到,终端智能化水平目前分为L1-L5五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人、终端不同的角色定位,智能化等级越高,终端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自主参与度越高,人的参与度越低。

  换言之,拥有上述分级能力的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具有AI能力的终端产品,但之间的能力差异非常大。

  以出行场景为例,在L1级别中,用户输入信息“帮我预订一张北京到上海的机票”,终端可识别并执行指令,打开订票软件并输入相应内容,但需要用户自行浏览搜索结果,选择合适航班,填写乘客信息后自己完成支付。而到了L2,终端可以根据用户偏好打开订票软件自动搜索机票,L3场景中,更是能提供制定方案。L4场景则会根据用户的日常浏览动作识别出潜在的旅游需求并制定方案。到了L5级别,在没有订票动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用户的日常信息推测出旅游的想法,并规划目的地以及方案。

  图片

  可以看到,L1级(智能响应级)和L2级(智能辅助级)具备一定的智能化,可以基于用户偏好完成单类型任务。到了L3级(智能助理级)以及L4(智能协同级),则逐步从感知识别复杂意图到识别潜在意图。而L5级(自主智能级)则具备全面的智能化,基于全场景进行自主规划完成全类型任务。

  另外,目前国内外针对汽车智能驾驶已有通用的基础标准。把汽车自动化驾驶共分为从L0-L5共六个级别,其中L0级代表完全人类驾驶,L1-L2级属于组合驾驶辅助,L3-L5级则为不同条件下的自动驾驶。  

  人工智能终端标准化刻不容缓

  市场秩序亟需规范

  当前人工智能终端市场,产品种类繁多、鱼龙混杂。缺乏统一标准,使得市场上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标准化就如同市场的“定海神针”,能够明确产品的功能、性能等各项指标,让优质产品脱颖而出,淘汰劣质产品,净化市场环境,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技术协同迫在眉睫

  人工智能技术复杂多元,从算法模型到硬件架构,不同终端间的协同合作困难重重。没有统一标准,不同产商的产品可能无法 “对话”。标准化如同通用 “语言”,将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数据共享、功能互补,构建一个高度集成互联互通的智能生态系统,让人工智能终端真正做到 “1+1>2” 。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谢信珍建议,“一方面,应积极推进终端智能化分级、安全可控、行业适配等标准化内容的制定,以及对应的行业公共测试平台建设,这有利于终端适配和模型训练成本的大幅下降,推动产业链全方位发展;另一方面,行业易使用的API和模型协议日渐成熟,应推动多模态等数据共享平台,通过政策导向和标准引导机制,鼓励终端产品上下游企业共享数据,加速推动从技术到客户的易用体验。

  图片

  科大讯飞AI学习机(图源:科大讯飞)

  抢占国际竞争高地

  标准是话语权,标准也是竞争力。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AI发展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关键。加快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对发挥我国消费电子产业链条完备、制造能力强大、应用场景丰富优势,打造全球科技竞争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具有关键作用。

  业界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终端分级计划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合启动人工智能终端基准和智能化分级计划,后续将依托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推动各类人工智能终端评价实施,形成行业共识,支撑相关政策落地。据了解,人工智能终端工作组已于去年年底成立,旨在引导企业加强产业研究、技术创新、标准检测、供需对接等方面的整体规划和系统推进。华为、联想、OPPO、小米、理想汽车等终端企业均在工作组中,并愿意发挥各自的力量。

  图片

  理想智能空间(图源:理想汽车)

  在2024年,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提出到2026年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项以上,从基础共性标准、基础支撑标准、关键技术标准、智能产品与服务标准、赋能新型工业化标准、行业应用标准、安全/治理标准等七方面明确标准化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

  政企联动下,人工智能终端标准化,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期待在标准化的引领下,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能为我们带来,更安全、更智能的科技体验。

  • 4

    赞一个

  • 4

    踩一下

文章关键词: 工智能

本文转载来自:广州科技创新,不代表产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产商网,电话:4008-338-308;邮箱:dichan001@qq.com

推荐项目

热点新闻